【鐵甲網 原創(chuàng)】大家都知道德國是機械強國,涌現了大量知名工程機械廠商,在礦山機械領域也是如此,除了耳熟能詳的露天采礦廠商德馬克(現小松)、O&K(現卡特)、利勃海爾等外,在地下采礦方面也非常強大,廠商太多就不列舉了。
傳統(tǒng)的德國機械企業(yè)通常都有悠久的歷史,很多在十九世紀就創(chuàng)建了,即使在二戰(zhàn)中被摧毀,也能在廢墟中崛起,而且能夠迅速跟上技術風潮,引領行業(yè)發(fā)展。不過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,隨著新自由主義及全球化的浪潮到來,德國企業(yè)顯然在資本面前有些遲鈍,大批中小型企業(yè)消失了,除了一部分破產倒閉外,相當一部分被國外企業(yè)收購。
例如德馬克的挖掘機分部與小松合資后,最終成為小松礦業(yè)德國公司,而O&K也被特雷克斯收購,成為礦用挖掘機分部。美國的比塞洛斯除了稱霸露天礦市場外還想進軍地下礦山市場,因此收購了德國的著名井下采礦設備供貨商DBT。而最終,O&K和DBT都隨著比塞洛斯一起被卡特收購。
這些被收購的企業(yè)慢慢都被去掉了品牌,但仍然在過去的廠房里過著跟過去差不多的日子。除了品牌、涂裝變了,其他變化不大。不過最近幾年情況逐漸發(fā)生了變化。一方面市場形勢仍然不是太好,另一方面在德國生產成本太高。
卡特礦業(yè)在3月曾經聲稱要關閉德國工廠,將生產整合到其他地方。而在最近,則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,包括原O&K位于北萊茵-威斯特法倫州多特蒙德的礦用挖掘機工廠,以及原DBT的兩家工廠,也都位于北-威州,一家在呂嫩,一家在伍珀塔爾。
其中,礦用挖掘機的生產可能會轉移到印度尼西亞,盡管此前卡特已經向該工廠投入了4000萬歐元,旁邊的街道也改為“卡特彼勒大街”,但這也并不令人意外,之前卡特就在美國生產過6090,最大的6120B也是在美國生產的。而井下煤礦的長壁開采設備也將轉移到亞洲生產,可能也是印度尼西亞。卡特給出的理由之一是德國距離市場太遠,卡特希望更貼近亞洲市場。的確,整個歐洲也用不了幾臺大型挖掘機,發(fā)動機還得從美國運來。長壁采煤系統(tǒng)也一樣,主要市場在澳洲。
當然,搬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不過地下采礦工廠的550人絕大部分談判已經結束,年底前將裁員一半,其余的基本會在明年年底之前離開。當地媒體稱大家很沮喪,最后的希望被摧毀了,一段悠久的歷史就要結束了。多特蒙德工廠有650人,情況估計也會差不多。德國制造越來越少了,油紙包的傳說也會變少了。
不過,德國人應該能夠想到這個結局,畢竟,卡特連在歐洲最大的工廠,比利時瓦隆工廠都給關掉了。其他品牌也是如此,著名的法國波克蘭工廠、永勃工廠都在被收購后關閉了。誰也無法對抗資本的力量。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鄭陵。本文系鐵甲網原創(chuàng),轉載請注明出處,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歡迎大家積極投稿,審核通過后署名發(fā)布,投稿郵箱:market@cehome.com
不想錯過新鮮資訊?
微信"掃一掃"